qr
010-58301068

“疫战”期间, 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 (企业家必看)

发布时间:2020-02-17 14:34:22浏览量:1138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定能坚决打赢!



一、企业复工,确保员工生命至上、健康第一

一、企业复工,确保员工生命至上、健康第一
随着春节延长假期的结束,全国多数地区的企业正面临疫情严峻形势下的节后复工。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有效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复工企业应贯彻实施复工复产防疫方案:
1.成立企业疫情防范组织队伍,设立组长由专人进行监督和管理;
2.复工前,企业全区域工作环境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并储备疫情防控所需防护用品;
3.区分员工所在区域疫情严重程度,对已返员工先进行隔离观察,并实施错峰人员流动管控;
4.复工期间,确保每日健康登记工作;
5.加强疫情防护知识宣传,提高员工自我防范意识,珍爱生命人人有责。


二、企业停工停产期间工资待遇问题



疫情期间,员工工资待遇问题,一直位居热门话题讨论榜首,也是各大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文章节选了人社部以及部分省市针对此问题的相关明文规定,并提出对应建议以供参考: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明电[2020]5号】文:
“二、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2. 广东省
2020年1月31日-2月2日期间,对不能安排补休的劳动者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工资报酬。
2020年2月3日-2月9日为复工期间,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1替换
3. 北京市
2020年1月31日-2月2日期间复工的职工,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本人工资的200%的劳动报酬。

2替换

综上,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以及各省市针对疫情期间的工资待遇发放的规定,文章以2月3日和2月10日分别为企业复工的时间节点总结下表工资发放标准供企业参考:


表格替换



三、停工停产期间的合同履行问题



自2020年1月23日上午10时,湖北省武汉市宣布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始,全国各省市陆续采取暂时关闭交通运输通道的方式以减少人员聚集、控制人员流动,更好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与传播。也正是基于以上措施,导致许多企业已经签订的合同无法正常履行。疫情期间合同履行的问题也日益成为企业家们头疼焦虑的问题。
1.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因疫情防控不能履行合同属不可抗力
3替换
2. 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权利义务
企业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秉持公平理念,公正、平允、合理的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因此,因疫情导致企业不能正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能正常履行合同时适用公平原则也是规范合同主体各方行为,减少企业各方损失的重要举措。
3. 企业应预防疫情结束后的诉讼纠纷
因此,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结束之后,企业可能面临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以及劳动合同纠纷的诉讼风险时,文章在此建议企业家们此时更应该关注证据的留存。
(1)当发生合同履行不能的情况时及时告知合同相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在合理时间内提供相应的证明;
(2)及时与对方沟通协商达成解决方案;
(3)妥善保管在此期间与对方来往的相关文书文件、微信、电话、邮箱记录等纸质与电子材料。


四、“疫情”期间,企业损失最小化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彻底改变了2020年春节的启动方式,此次疫情虽然对交通运输、酒店旅游、零售等行业企业造成重创,尤其是储备仓库物料的企业家们正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但是正如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一样,疫情的严峻形势也驱动了自媒体运营、线上教育、在线消费、游戏等领域的迅猛发展。
为了降低停产停业给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一旦疫情解除之后企业能够迅速恢复生产力,正常经营,企业也应在顺应政策的指引下明确进一步恢复生产经营的安排,调配协作办公的新方式,凝聚企业核心文化力量,做好备战工作。
1. 强化或重塑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当病毒传播使得人心惶惶,停工停产使得企业人心涣散时,企业价值观与文化的内化力量与效果就会突显。
文化是引领企业发展的指路明灯,是激发员工使命感树立主人翁意识的催化剂,是一个企业柔软而又最坚硬的实力之源。疫情来袭之前,企业是否将虚的文化做实?疫情期间,推崇学习型的企业是否在深化学习?推崇共享的企业是否也共担了责任?文化在此时是否链接了每一个员工的心?疫情之后,势必对宏观经济结构以及微观商业模式带来新的挑战,我们的文化是否能将我们推向新一轮的浪潮,渡过难关再创佳绩?
强化或者重塑企业价值观与文化恰是此时企业家需要重新深思的第一问题。
2. 完善与优化各项企业制度
对于一直借口“打市场冲业绩”无暇完善内控制度的企业,疫情期间正是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为迎来更具挑战性的经济浪潮养精蓄锐的最佳时间。
如果企业文化是在人心惶惶之时最有利的“道”,那么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便是企业应对紧急突发状况时最有效的“器”。这其中也包括最为重要的财务制度,困于疫情期间现金流紧张的企业必然适时地调整现金流管理规则;也包括最为重要的股权激励制度,当企业主独自承担着停产停工带来的巨大压力和责任时,也才更能体会若有一群合伙人来共担责任共同寻策共渡难关是何等难得。
3. 建立与完善企业知识库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被繁忙的业务裹挟向前,往往忘了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都需要有自己企业的知识沉淀,这如同企业的知识产权一样具有着无形资产的深远价值。
那么“疫战”期间的闲暇时光您企业的知识库建好了吗?完善的知识库不但会为企业的工作流程与人才培养带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会为企业留存更有价值的沉淀成果。在“按兵不动”的“抗疫”期间,企业家们更适合沉思:知识库的前期准备、系统应用调研、功能需求研究、阶段建设目标、参与规则、运营管理、实践更新与维护方案等等;制胜的第一步:永远要比别人早开始!
4. 巧用新型办公方式
“远程办公”、“视频教学”等表述已成为疫情期间的新闻热词。面对新的形势,熟用新型智能办公方式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无论是传输类、沟通协作类、和综合办公类的智能软件,都能更好的实现远程操控,智能办公、灵活监管、共享资源的目标,有效解决在家办公中的沟通协商、领导决策、项目推进等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而大破大立新形势也正是企业面临转型的新机遇。
5. 借力新型媒体进行企业营销
“全民隔离”期间,人们使用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比重大大提高,在短短的数十天,催生了无数10w+的自媒体文章,短视频app的日活用户突飞猛进地增长,学校老师们成了“直播网红”,就连清华大学的在线教育课都粉丝大涨......这也一定程度上孕育着疫情过后经济活动的反弹,此时企业何不考虑利用该类移动互联的新媒体调整企业的营销策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呢?

危机之后往往意味着重生的希望,华为曾提出的“活下去”,对于此时的每个企业都显得尤为感同身受,活下去,就会盼来春天。不忘初心,众志成城,我们向每一个敬畏生命的企业致敬,向每一个奋战在第一线的人们致敬,共克艰难,我们等候你们的好消息。